23世纪百科
这里记录23世纪的万事万物
大型光学/近红外望远镜
作者: 瑶光诗织
(0 条评论) 0字,阅读约0分钟
以下是23世纪的主流大型光学/近红外望远镜,它们大部分被部署在太阳系的不同位置,全天候监测着宇宙。
T4望远镜(Triple Trojan Trillion m² Telescope)
T4望远镜是一组分别位于土星拉格朗日点L3,L4和L5的里奇-克莱琴式望远镜,当其中两镜联合观测时,总集光面积超过了惊人的一万平方公里。位于L4和L5的望远镜主镜直径为100km,而受限于L3的不稳定性,位于L3的望远镜主镜直径仅为60km。由于其巨大的集光面积,其焦比也达到了6.4。其主镜由在表面生长了金层的石墨烯组成。石墨烯就地取材于C型土星特洛伊族小行星,而少量的黄金则来源于驿宁政府的捐献。
牛郎望远镜(Milk Way Telescope)
牛郎望远镜是旨在寻找系外行星甚至是系外生命的望远镜。为了确保持续观测的效果,一共建设了六台相同的望远镜。其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其轨道几乎垂直于黄道面,与银道面相近。其轨道半径为2AU,主镜直径20m,焦距16m。
鹊桥望远镜(Super Milk Way Telescope)
鹊桥望远镜是牛郎望远镜的升级版,轨道半径外延至60AU,且望远镜数量增加至十二台。
可见光快速反应望远镜(Optical Quick Reaction Telescope)
由于主流望远镜口径不断增大,旋转速度也随之减慢。这对于多信使天文观测来说是致命的。这是由三组共96个轨道各异的小口径口径望远镜构成,分别位于地球轨道、近日轨道和木星轨道。这是由于在地球和木星分别附近布置有大型高能射线望远镜和引力波探测器,为了避免因光速所限造成望远镜反应延迟而必须做出的重复建设。而近日轨道的优点是可以全向观测,避免因目标合日造成的盲区。 望远镜口径5米,焦比为2或4(各占一半),使用三组巨大的力矩陀螺来控制姿态。
空间环境监测联合(Space Environment Monitors Union)
分享到
0 赞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昵 称:
验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