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世纪百科
这里记录23世纪的万事万物
作者: 庄比
(0 条评论) 0字,阅读约0分钟
太空城(Space City)一般指在轨道上的太空城市(Space City),是19世纪提出的一种在太空中创建人类适宜居住的空间的设想。在20实际的科幻作品中被多次引用,在21世纪60年代成为现实。
概况
开发太空是22-23世纪太阳系殖民主义的一个主要表现,而在太空中建立巨大的人造或半人造城市,则是开发太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为了在太阳系殖民的浪潮中占得先机,列强和超企往往争相在太阳系的几个重要区域:地月轨道、小行星带、柯伊伯带修建前哨站和城市,这些太空城既承担了开疆拓土的任务,也承载着殖民者在浪潮之中获取大量财富的希冀。
人类早期构想的太空城往往被设置于地球与月球轨道之间的万有引力互相平衡的区域,即法国天文学家拉格朗日所计算的拉格朗日点。在太空城内部重现地球的自然环境,并借由自转的离心力来模拟重力的作用。但实际上,除了模拟自然环境的太空城外,也有类似于超大号建筑物的太空城和不停留在拉格朗日点的轨道停泊太空城,在23世纪,太空城的发展多种多样,有着详细的分类和标准。
类型
按工程设计分类,太空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旋轮太空城(Wheel Space City,简称:WSC)
这是一种经典的轮状太空城,可借由旋转产生人工重力。当它旋转时惯性及离心力会把物体压在轮内部的外缘,旋转座标系中的太空站离心力会给予类似重力的加速度。(史丹佛环面内侧)
圆柱太空城(Cylindroid Space City,简称:CSC)
圆柱太空城是一种圆柱状太空城,与旋轮太空城类似,借由离心力压在内部外缘,但他的长度远超旋轮太空城,因此他的旋转轴较长,在中轴需布置多个大型照明设施。(圆柱面内侧)
球体太空城(Spheriform Space City,简称:SSC)
球体太空城是一种球状太空城,其本身并不自转,仅依靠球体结构的磁力拉住物体。另一种自转的球体太空城,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标准1G,并向两极处逐步衰减至零,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
模块太空城(Modularize Space City,简称:MSC)
模块太空城往往是从空间站或小型前哨站通过不断扩展而形成的,其本身形状极不规则,因为其所有模块皆有通用接口,它的可塑性极强,但因不具备美感而被批评为“人工太空垃圾”。事实上,大量太空城市皆为此类型。
太空方舟(Seaborne Ark,简称:S.A)
太空方舟是太空舰船形状的太空城市,相较于其他太空城市,它的机动性更好,可以像其他舰船一样航行于星宇之中,但相对的其可容纳市民数量上限不高及航行速度较慢都是不争的事实,其适用范围也较窄。“地球儿女”组织的深空移民船是这种太空方舟的最典型应用。
太空要塞(Orbital Fortress,简称:O.F)
太空要塞是专业化的太空城市,一般在其外围结构上布置了大量用于自保的防御性武器以及大量军用舰船停泊处,内部则是城市和居民区。太空要塞一般停留在轨道上,较其他太空城拥有一定的机动能力,但也仅限于小范围的机动(非姿态调整类型)。
行星城市(Asteroid City,简称:A.C)
行星城市是人类建造耗时最久的太空城市,其利用翡翠科技进行微型盖亚计划,因此普遍此类城市普遍在半径20公里以下。正因为其的工艺复杂和耗时长久,一般而言这类太空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或者军事战略意义。驿宁共和国的驿宁小行星是该类型太空城的主要代表。
按人口规模分类,太空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自持型:一般是100人以下的简易前哨站,甚至可以说是空间站,一般是科研站或驻守站。
村庄级:1000人级别的太空城,该等级太空城一般人口增长缓慢,除维护人员外只有少量商人和居民,多数为专业类或中短期任务类型太空城。
城镇级:10,000人级别的太空城,主流太空城等级,人口一般以所属国家人口居多,设施相比更低等级的太空城也更为齐全。
城市级:100,000人级别的太空城,也是主流太空城等级,大量人口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和的密集的航线。
都会级:1,000,000人级别的太空城,仅有少数几个太空城能达到的级别。
功能
在太阳系的重要航线交汇点、矿产水冰资源区以及某些特定战略位置都必须依靠太空城作为主权和力量的存在。概括来说太空城通常承载以下功能:
战略枢纽
自然资源的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行星际、恒星际贸易及航运中心
太空旅游中心和集散地
军事基地或半军半民基地
政治
在政治上,太空城一般被视作所属国的领土延伸,不过具体的情况往往会更复杂些,尤其是太空城本体或其股权在23世纪经常被作为列强之间、超企之间以及列强与超企之间的交易对象,因此太空城的实质政治地位是不及本土甚至火星殖民地的。
太空城的政治模式包含以下几种:
殖民地
这是最普遍的管治模式,列强政府承认该城为殖民地,并委任某个超企代其管理。
自治地
这是欧罗巴太空城的主要管治模式,其政治地位比殖民地更高些,但其独立自主权力会受到削弱,而欧罗巴政府则会提供补贴供其发展。
军事管理区
这是以色列太空城的主要管治模式,这是一种军民结合共同管理城市的思路,这种太空城往往也是要塞。
城邦
随着驿宁共和国的建立,城邦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太空城关注,尤其是由超企所拥有的或有多个股东的太空城。
经济
太空城发展经济和获得收入的方式都是因地制宜的,但总的来说都可以归类到以下几个支柱产业中:
航运
在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的太空城中属于支柱产业。
行星际和恒星际贸易
在地月轨道、小行星带、柯伊伯带的太空城中都属于支柱。
工业和制造业
在地月轨道的太空城中属支柱产业。
采矿、采水及加工
在小行星带、环木星轨道的太空城中属支柱产业。
旅游
在地月轨道、火星轨道和小行星带的太空城中属支柱产业。
军事后勤
在地月轨道、小行星带的太空城中也是支柱产业。
主要太空城
此处列出的是各国的主要太空城,这些城市人口一般在一万人以上,且属于这些国家在太阳系中的重点战略/资源型太空城市,其余无数由超企或非政府组织拥有的空间站或城市不在此列。
分享到
相关词条:
太空城
评论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昵 称:
验 证: